杨超,中学高级教师,中共优秀党员,亳州市教坛新星,亳州市骨干教师,新万博 优秀班主任,新万博 十佳教师。2014年亳州市多媒体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5年亳州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9年所带班级被评为亳州市“先进班集体”,2020年被评为亳州市“德育标兵”。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2020年高考,所带普通班高三(30)班,在籍人数58人,一本37人,本科54人,最高分657分。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茵。”带着对叶的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向往,十五年前,杨超老师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他始终把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当作自己从教的最高准则,为了他们甘愿付出自己无私的爱。
站在三尺讲台上,杨超老师感到无上的荣耀,看到台下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他浑身充满力量,这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和松懈。自工作以来,杨超老师一直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积极备课,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不同的孩子他都因材施教,使他们各自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有人说,教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职业,要耐得住清贫,熬得住沧桑。但他不这样认为,教师是一份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职业,是一个幸福指数极高的职业。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可爱的面庞,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杨超老师心里由衷的高兴,他们也促进着老师的成长。杨超老师是一个热血青年,爱感动,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时,他会激情澎湃;当教师节听到学生们的一声“老师节日快乐”时,他会热泪盈眶;当孩子偷偷地把“金嗓子”放进他的抽屉时,他会心生感动。杨超老师希望能把这种感动永留心中,永远做一个热血青年,他认为自己适合教师这一职业,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说“我选择,我喜欢,我坚持,我无悔!”
从教以来,杨超老师一直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孩子的教育,他很注重教师亲身示范的作用,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教师要先遵守。2017年冬天的那场雪下得很大,天气异常的寒冷,路面结上了厚厚的冰,车子不能开,电动车也不能骑,公交车暂停,家离得远,为了第二天能早早的到校,晚上杨超老师就睡在办公室,简单的躺椅,薄薄的被子,寂静的教学楼。室外,北风呼啸,守着办公室,他的内心却十分安宁。第二天他早早地站在班级门口,迟到的学生内心十分的愧疚,在以后的两年多里,不管天气如何恶劣,孩子们都尽力做到不迟到,这就是老师标榜示范的作用。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们在他的示范下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而那个冬天,离家较远的他,多次住在办公室,每次枕着微弱的星光入睡,顶着熹微的晨光醒来,心里无比的幸福。
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这样的教育不能称其为教育。到了高三,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陪伴,而孩子渐渐长大,也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无形之中就会形成矛盾,这时杨超老师往往会舍小家为大家,老师应该出现的时候,我绝不会缺席。三岁的二宝似乎理解爸爸的选择,特别乖巧,高三下学期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天气微凉,他早早的起床,看孩子还在睡梦中,就偷偷溜出家门,心想到学校看看学生,很快就会回来。但到学校后一直忙到近十一点,这时才突然想到孩子还在家,那天爱人要上班,大宝学书法,家里就二宝一人。他慌忙奔向家,心想孩子肯定要哭很长时间了,毕竟孩子还小,只有三岁多,当走到家门口,并没有听到声音,他更害怕了,急忙打开门,看见孩子光着屁股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坐着,哆嗦着身体,眼巴巴地瞅着家门,见他回来了,孩子说:“爸爸,我没有哭,你一会儿就会回来”。听到这他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当时感觉自己真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现在周末或放假在家,杨超老师就多陪伴孩子,以弥补以前的不足。现在回头看看,学生们个个都成人成才,他内心感觉到无比的幸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付出真心,才能收获幸福。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使之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使之消融。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一个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真心激发动力的过程。付出真心,守望幸福,以后的教育之路,杨超老师会不遗余力地走下去。
供稿/杨超、高洪生 审核/王光华 责编/岳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