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德育工作
新中国历史上的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9-15 21:28:33 浏览:38208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7月1日零时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着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迫切需要翔实的人口资料,决定于1953年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

调查结果为至1953年6月30日24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58260万人。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零时

普查项目除保留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六个项目外,新增了文化程度、本人成分、职业三项。二人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调查结果为至1964年6月30日24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69458万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零时

1982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项目共19项,按人填报的项目有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等13项按户填写的有户的类别(家庭户或集体户)、本户住址、本户人数、本户1981年出生人数、本户 1981年死亡人数等6项。

调查结果为至1982年6月30日24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00818万人。

三人普首次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时

普查表有21项,其中:按人填报项目为15项,即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状况和性质、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迁来本地的原因、文化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在业人口的职业、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妇女生育、存活子女数;按户填报的有6项,即本户编号、户别、本户人数、本户出生人数、本户死亡人数

调查结果为至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13368万人。

四人普为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确定人口社会问题提供了翔实数据。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

五人普普查表有49项,其中:按人填报项目为26项,即姓名、与户主关系、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户口性质、出生地、何时来本乡镇街道居住、从何地来本乡镇街道居住、迁出地类型、迁移原因、15岁及以上的人填:是否有工作、工作时间、行业、职业、未工作情况、未工作者主要生活来源、婚姻状况、;按户填报的有23项,即户编号、户别、本户普查登记人数、本户户籍人口中外出不满半年人数、本户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人数、本户住房基本情况等

五人普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调查结果为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26583万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

从六人普开始,我国人口普查开始走向依法管理轨道,国务院于2010年5月12日颁布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明确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六人普还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调查结果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万人。数据表明,2000年到2010年十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202011月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指中国将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七人普将首次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方式开展人口普查登记。

亳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