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德育工作
新万博 两学子被《安徽青年报》报道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6-16 11:35:11 浏览:2325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学习经验,也有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安徽青年报》于68日报道了新万博 高一(21)班白高歌和高二(A)班赵一博两名学生的学习体会。

白高歌

亳州市第一中学

高一(21)班

兴趣特长

生物课代表,兴趣广泛,擅长写作,古诗词,在古生物学和天文学方面均有所涉猎。初中三年排名始终稳定在年级前三,2019年中考以文化课亳州市第一名的成绩被亳州市第一中学录取。

  爱看悬疑小说、追过韩星、喜欢听流行音乐……不同于一般的“学霸”,亳州市第一中学高一(21)班学生白高歌思维很活跃,喜好很丰富,聊起小说,更是滔滔不绝。

  小时候的白高歌和其他的小说迷一样,经常偷偷看各种课外书,趁父母没发现,一看一整晚,周末更是从白天看到晚上再看到白天。“那段时光,虽然没有看出什么太大的门道,没养成精读的习惯,但倒是培养了我静心阅读的能力,为我现在考试时快速阅读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白高歌乐观地说。

  后来,在语文课堂上,白高歌学习到小说这种文体,在许多篇阅读理解中真正感悟到了小说的魅力所在,并开始尝试着去思考总结全文的主旨或是挖掘每个形象背后的深意,这些都给她的阅读带来无限的乐趣。“小说的来源是现实,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折射。大多数小说都是人情和人性的写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慈悲和爱恨。能把复杂纷乱的人情和人性体现出来的就是小说”。对小说有了更深理解的白高歌开始尝试把小说介绍给身边的人,在文字中表达观点、传递温暖。

  与其他青春期女孩差不多,白高歌也有自己的偶像。“追星难道不是青春的必修课吗?”颇有主见的白高歌调皮地说,自己只是喜欢明星好看的脸蛋,以及他们身上光芒熠熠的品质,不会为了追星做出出格的举动,像当下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爱ta就要为他打榜控评”潮流,自己就不太赞同,“明星身上的那种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对粉丝的谦逊态度、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都是激发我努力前行、刻苦学习、成人成才的动力”。

  当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前提是高度的自律,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白高歌就提前买好了各种学习资料,订好学习计划,每天尽可能多地坐在书桌前,每天20页各类资料是最低限度。针对疫情,她特地进行了信息的整理收集,可以在开学后的议论文学习中当作论据来应用,也可以练习写时评文。

  “其实,学习跟娱乐是可以兼得的,一切都是适度最好。今天,我已经学习12个小时,写了20多页的资料,学了一单元课文,又何尝不能看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奖励一下自己呢?”说起学习与娱乐,白高歌直言,长期压抑自己的想法,最终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心理问题,所以必要的放松非常重要,“未来,我将继续规划好时间,兼顾学习和娱乐,快乐成长”。

“学霸”说

“与父母做朋友,学习也变得轻松”

我的父母很少对我的事情过多插手,这是我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因为忙于工作,他们没怎么管过我学习上的事情,我也不愿意辜负这份自由,所以才造就了今天的我。父母平时比较随和,对成绩要求不高,常说“考个年级前100就行了”这种类似的话。正因为如此,我的心态一直都很放松,或许这就是我面对各种大考而能不过度紧张的秘诀吧。他们对我学习要求不高,反而常把我从书桌前面拉出门,或许这种行为在其他家长看来很奇怪,但在他们看来,只有及时的休息和彻底的放松才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虽然我和父母在性格和认识上有较大差距,但他们一直把我当平等的朋友看待,这种差距也就淡化了。不能跟父母好好坐下来说话,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许多人的通病,我们的相处模式或许能够拉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能都把彼此从所谓代沟中解救出来。

白高歌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赵一博:在玩玩具中练就“坐得住”

赵一博

学校班级

亳州市第一中学

高二卓越(A)班

兴趣特长

在高一和高二第一学期的12次考试中,有11次名列全校第一、1次第二。曾获全国电子琴大赛二等奖、市“中华传统美德少年”称号。

  在亳州市第一中学,提到高二卓越(A)班学生赵一博,同学们给出的第一个标签就是“学霸”,曾在万人联考中取得并列第一的好成绩。而这都离不开他能“坐得住”的好品质。

  赵一博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为了让他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打小就被爸爸、妈妈送进城里上幼儿园。“听我爸妈说,小时候,我的好奇心很强,见到新鲜事物总是问个不停。见到漂亮的地板砖,就能盯着精美的图案看上半天。”赵一博回忆着。初进城那会,交不到朋友,玩具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只要见到玩具,便兴趣盎然,一坐就是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

  小学二年级时,赵一博在校门口的玩具店里看上一个“大航母”,每到下课,都要去看上一会儿,放学后还是要看上半天。后来,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妈妈顶着家庭经济压力,买下了那个“大航母”。“我当时花了四天时间才组装好,手指甲都抠烂了也不觉得疼”。赵一博说,正是在玩各种玩具中练就了自己“坐得住”的好品质,让他在读书时代受益匪浅。

  “上课时精力特别集中、特别认真,周边说话的、做小动作的根本影响不到他”。谈及赵一博课堂上的表现,教师们都交口称赞,高效率的学习让他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三年初中,每次考试基本都是年级第一,先后捧回校“学习标兵”、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除了爱好学习和玩具,闲暇时间,赵一博最爱的就是弹琴。小学三年级时,爸爸挤出钱来为他的哥哥买来了一架电子钢琴。一天,好奇的他竟然摸索着弹奏出了国歌。在隔壁的爸爸听到后,喜出望外,给他报班学习,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他就学完了电子琴10级,并参加了全国电子琴大赛,获二等奖。

  “现在,每当我学习过度紧张时、学习思维僵化时、考试考差时,我都会挤出时间弹弹琴。这样就放松了心情,打开了思维”。赵一博说,现在琴声、音符已经成为自己学习的催化剂,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源。

  除了能够坐得住,赵一博是非常自律的人,小时候,为了让自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自律的生活,每学期都制定周六、周日时间安排表,每年都要制定寒暑假时间表。“至今,我爸妈的床头还贴着两张时间表,它们见证了我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这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爸妈的严格监督下才养成的好习惯。”赵一博笑着说。

  进入高二年级后,赵一博更加科学地规划时间,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以极强的自律性抵制假期中的各种诱惑,以进取心去“裨补阙漏”,进一步提升自己。

家长说

“家庭给予充足的爱,孩子才会自信成长”

孩子的教育从来不全是学校的事,从赵一博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坚持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满满的信任和肯定,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不吝啬对他的表扬:他坐得住,我们就夸他是个“学习的料”;他喜欢航模,我们就支持他动手去做,引导他树立当科学家的梦想;他玩钢琴,意外弹出了国歌,我们放大这个优点,在征得他同意的基础上,给他报班进行系统的学习……有了足够的信任,赵一博从小就很自信、开朗。虽然我们是农村家庭,但我们努力给他创造更多平台和机会,让他有机会打开视野和眼界。或许,正是源自家庭的爱,才让赵一博成为爱校、懂得满足的孩子。

赵一博爸爸

来源:《安徽青年报》编辑:高洪生